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成都减灾所: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盲区比日本更小 民众要有信心

发表于2013-05-10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王暾在介绍地震预警终端接收器的工作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框图

发表于2013-05-10

2013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5周年祭日。

5年前那场围绕汶川地震是否能被成功预报的争论,在今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之后,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预报问题的关注。

事实上,人类必须面对地震无法完全预防、只能尽量减灾的现实。正是基于这个情况,地震预警开始被高度重视起来。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速度很快、垂直传播、破坏力小,横波横向传播、破坏力大,但它的速度只有每秒3.5公里左右。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时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对人类发出警报。


发表于2013-05-10

从汶川到芦山,5年时间过去了,在不断的投资、研发与试验过程中,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及其推广、应有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对防震减灾能起到哪些实际作用?与日本、美国等拥有先进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相比,又存在哪些差距?

“下次大震,中国有地震预警。”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玻璃上,到处贴着这条标语。芦山7级地震后,这条标语应验了。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国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大规模研究,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是目前唯一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单位。福建省地震局也在开展这项研究,但他们尚未对外发布预警信息。

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王暾忙忙碌碌。芦山地震之后,他们的工作量陡然增加。


发表于2013-05-10

技术盲区比日本更小

王暾是四川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奥地利攻读物理学博士。大地震带来的灾难,让他找到了事业的方向,他决定扎根这一领域。

王暾向海外多名华裔教授筹集到数百万元启动资金,在成都高新区的支持下,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专门研究地震预警。


发表于2013-05-10

地震预报是在地震未发生之前所进行的预测和发布,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但在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临震预报目前仍然是很大的难题,所以预警开始被高度重视起来。

据《西北地震学报》一份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为20秒,人员伤亡减少63%。

经过几年的探索之后,减灾所迎来了他们的关键时刻。


发表于2013-05-10

2011年4月25日13时5分45秒,减灾所的监视器发出警报,倒计时开始:“22、21……3、2、1”,地震警报响起。这次是汶川发生2.7级地震,“22秒”是预警显示的地震到达成都的时间。后经四川省地震台网确认,地震发生在13时5分41秒,也就是说,从地震发生到发出警报只用了4秒钟。

这是他们第12次成功预警地震。王暾认为,这也是他的地震预警系统试验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王暾坦承,他们学习了很多日本技术,也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跟日本比,互有高低。”他说。


发表于2013-05-10

王暾举例说,在地震预警盲区方面,他们目前比日本要略好一点。日本的地震预警盲区是30公里,而他们的则是25公里。所谓预警盲区,是指台站接收到地震信息,发出无线电预警信息时,地震横波已经抵达的区域。盲区半径越小,收到预警信息的人就越多。

王暾表示,他们的研究得到了多个部门的支持。四川省科技厅主抓的“一号工程”的项目之一,便有这个项目。

2013年3月,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项地震预警技术的多项核心技术世界领先。比如,预警发布时间平均为7秒,超过日本的9秒。已建成的地震预警台网,从2011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实现了2.7级以上地震无漏报、无明显误报等。


发表于2013-05-10

4月20日上午8时2分,在芦山地震发生后,该地震预警技术系统5秒后发出预警信息,其中提前到雅安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5秒,提前到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

王暾说,在地震发生后12秒时,他们已经发布出6.4级的震级。

经历芦山地震的检验,四川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龚宇评价:“主震时效果很好,但级数误差有点大,如果能把地震中出现的问题很好地解决,可以推广使用。”

在王暾看来,芦山地震的检验,标志着他们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完成从试验到正式使用的转换。


发表于2013-05-10

传输网络比手机可靠

王暾介绍,地震预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地震预警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接收。缺少任一环节,都不能称为地震预警系统。

在检测到地震后要传输到用户,就必须有传输渠道。

王暾告诉记者,目前传输主要有这几个渠道:手机客户端(APP)、手机短信、计算机客户端、微博、电视。


发表于2013-05-10

说到手机短信,王暾有点犹豫,“短信不行”。此前有媒体质疑,在芦山地震发生后,减灾所发出的短信很多有延迟,甚至有些慢得离谱。

王暾解释说,短信有不可控的延迟。他打个比方说,大年初一的短信,可能要大年初七才能收到。芦山地震时,他们发了30万条短信,但是传输不出去,“这个已经造成了一些误解,要么说我们预警系统不行,要么说我们技术不成熟之类的。”

王暾说,基于互联网的传输是比较可靠的。手机安装客户端后,在接收到预警后,安卓系统会在震动的同时发出声音,而苹果系统则只能震动或者发出声音。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