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国际不打小孩日引围观 赞成不打不成器么?

发表于2013-05-02

国际不打小孩日引围观 赞成不打不成器么?

30日不仅是“五一小长假”,同时,也是一个奇怪的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的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这个特殊的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是由美国民间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因为节日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就是我们讲的、最直接的惩罚方式“打屁股”,所以也有人将这个节日翻译成“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发表于2013-05-02

孩子: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一天不许打我

在微博和一些论坛或贴吧上,中小学生们激动地高呼,“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告诉爸妈不许打我,因为今天我们过节。”网友“孙佳梵”说:“作为昔日的‘受害者’,感谢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的存在!孩子,你们终于有了除去六一儿童节外另一个可以合法的‘无法无天’的日子了。”

“W_DING”说起侄儿挨打的原因有些无厘头:“自从我说了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全家每人都打了他一顿,我可怜的大侄儿啊。”

“汪璟晖为求offer”回忆其挨揍的惨痛过去,“我的童年怎么就没有国际不打小孩日?我小时候就是被我妈打出来的,挨打原因:练球不认真、扯谎偷天换日、小学数学老师成天告状说我上课起哄、讲话。我妈说我不打管不下来。”

发表于2013-05-02

家长:完全不打不现实

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同样引起了父母们的关注,大家都对“打不打小孩”的话题感受深刻,很多网友都称并不愿意打孩子,应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自由。“jennifer627”说,“本意是不愿打,但在气头上就控制不住了,打完之后又有些后悔。”

“ 国际不打小孩日?谁设立的?”网友“非常开心”的孩子刚上小学,他连连发问,“我儿子调皮得很,经常惹祸。有一次他和小朋友打架,我耐心地跟他讲道理,他就是不认错,于是打了他几下。如果这种时候不惩罚一下加深印象,他可能会养成打架的坏习惯了。”

“鲨鱼er”说,“玉不琢不成器,完全不打也不现实,实在太不听话了就得打。但打之前要和孩子交流,要让他知道不是父母想打他,而是因为他破坏了规矩,不得不打。 国际不打小孩日就是一个开玩笑的说法吧。”


发表于2013-05-03

曾经挨打的小娃娃,如今也成了父母。跟上一辈相比,70、80后父母的育儿观念明显不一样。他们大多不赞成体罚孩子,主张正面管教方式,因此尤其推崇“国际不打小孩日”。网友“Seasky”说,他不相信挨打能起到正面作用,因为武力不可能激发一个人内心的愧疚与反省,在他看来,体罚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甚至破罐破摔。很多网友表示绝对不会对孩子动手。

发表于2013-05-03

有网友提出,适当的体罚比不体罚更有助于孩子成长。不能为了自己解气打孩子;打之前要跟孩子交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打他;下手要知轻重。

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讲“棍棒底下出孝子”,因而大家小时候估计都挨过父母的棍子。那么,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其他国家的家长当中是否也常用呢?外国家长们又是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小孩儿呢?首先来连线新华社前驻美国记者蒋国鹏,请他介绍一下美国人对待孩子的态度。


发表于2013-05-03

在美国

根据美国的儿童保护相关法律如果父母涉嫌对孩子使用暴力以及侵犯孩子权益,不仅可能因为触犯刑事规定而面临牢狱之灾,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社会组织比如儿童保护机构的介入,而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

除了法律对儿童权益的严格保护之外,另一方面美国主流文化中对儿童言行规范中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主流的价值观都是爱、平等、正直、守信、勤奋,可以说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发表于2013-05-03

我在美国工作期间参加过弗吉尼亚州阿林顿县一所中学的开学典礼,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去了,他在现场向全美中学生发表新学期致词,他以一名毕业生而非一国总统的口吻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们接受教育、勤奋学习对他们自己以及对这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我相信奥巴马的讲话肯定会有一些孩子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不会跟孩子成天炫耀什么美德,他们会努力的用自己的行为感染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自觉的激发体内的潜能,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


发表于2013-05-03

根据日本政府做的一个统计,一般虐待小孩子的人学历都比较偏低,比如说34.3%的母亲都是中学学历,而且都没有工作,家庭主妇呆在家里不出门,然后经济条件52.5%都属于贫困人群,家庭条件不大好,没有工作,可能生活的不愉悦,这些怨气才有可能发泄在孩子身上。


发表于2013-05-03

澳大利亚

最后将目光转向澳洲。澳大利亚明文规定,如果父母有对孩子有不当行为,周围的保姆、医生、社区人员都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否则会受到处罚!因为这些严格的规定,很多亚裔的新移民感到非常不适应。在澳大利亚,打孩子或者是责罚孩子,包括精神责罚以及肉体的责罚都是不被允许的,澳大利亚政府鼓励全体国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进行监督和向政府提供汇报,总体上政府把这个汇报人分成两类,而政府也分别设立了两条举报热线来接听这两类人的举报电话。他们一类人称之为强制性汇报人,而另一类是自愿汇报人。




发表于2013-05-03

所谓强制性汇报人包括所有的和儿童工作有关的人员,比如说教师、医生,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在发现任何儿童可能被虐待、性侵犯、辱骂、体力体罚甚至包括发现家长经常性的忘记给孩子带午饭,儿童睡眠不足,儿童经常性缺课等等有问题的情况下,必须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具名或者不具名的汇报,如果这些强制性的汇报人在发现相关问题而不进行汇报的话,这些汇报人同样也会受到处罚。

另一类人就是自愿的汇报人,这些人包括邻居、亲朋好友甚至是路人,因为传统的亚洲家庭这个亚洲家庭的家长通常对这个孩子是比较严格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等观念往往会导致家长产生过激的行为,但是总的来说随着对澳大利亚法律的逐渐理解,和选择用道理来教育孩子的方式慢慢的掌握,亚洲的这些新移民的家长也逐渐摆脱了以前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习惯。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