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在电影里遇见天津 说说为什么老喜欢在天津拍戏?

发表于2014-02-12

记得前年夏天的某个晚上,路过鞍山道上的段祺瑞故居。两扇厚重的红色大门像往常一样紧闭,但门两边却挂上了牌子。我清晰地看到牌子上的字:此处老人院,严禁喧哗。觉得很奇怪,好好的西洋式老建筑怎么改成了老人院呢?是谁肯出那么多钱租下偌大一座院子?回家后上网一搜才释然,原来是张扬借了这个场景,拍一部叫《飞跃老人院》的电影。

前些天,好莱坞导演尼克·鲍威尔带着尼古拉斯·凯奇和曾演过《星战前传》的海登·克里斯腾森来天津拍《最后的战争》,外景地在市中心的泰安道安立甘教堂。张艺谋根据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新片《归来》也来了天津,场景锁定解放北路邮政博物馆,三场夜戏,载满灯光、服装、道具的大型箱式货车绵延停了两条街。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已经没有什么能挡得住来天津拍电影的剧组的神节奏了。

张艺谋的电影和天津还有些渊源,当年《活着》的外景地,就在天津的石家大院。这个大院还是民国时代著名影星石挥的出生地。而那座英国人留下的安立甘教堂,也是陆川的《南京!南京!》中的重要场景。

上世纪90年代谢晋来天津拍了《启明星》,从那之后,张元的《过年回家》,陈凯歌的《梅兰芳》,甚至宁浩的短片《传奇世界》,都在大银幕上留下了不同时期天津的街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大导演必来天津,您要是没来天津拍过戏,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导演。

剧组为嘛爱来天津拍戏?

第一个理由,景好。

西洋建筑、现代城市、民俗生活融会贯通,但又互不干扰,顺手拈来,都很合适入镜。五大道街边树木掩映的名人旧居,毋庸置疑是晚清到民国题材电影的绝佳取景点。重庆道的庆王府里宽敞的大厅、彩色玻璃的穹顶、带吊灯的拐角楼梯,原封不动就能当成民国达官贵人的私人宅邸。解放北路汇丰银行旧楼前是1993年刘德华拍《天与地》的场景;苏有朋、黄晓明主演的电影《风声》,内外景更是几乎全部集中在马场道干部俱乐部的南楼里。

第二个理由是天津人。

天津人实在、热情。杜琪峰来天津拍《毒战》,有一场追车的戏,要让一辆轿车冲进路旁的小饭馆。副导演在大排档聚集的利民道和越秀路交口找到一家餐馆,老板甩出三个字:没问题。飞车镜头过后,小餐馆面目全非。当然,最后剧组也出钱给餐馆重修了店面。天津没有专职的群众演员,大部分充当群众演员的都是凭着兴趣,还有开宾利的老板为过戏瘾演戏,请导演演员吃大餐的故事。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在天津拍摄了20多天,需要两三百名30岁以下的群众演员,哪儿找去?没想到很多人蜂拥而来。其中有几天赶上下大雨路不好走,还是来了一百多人。拍《全民目击》,演检察官的郭富城在天津公安局拍了一天的戏,郭富城说,天津民警给了他很多正能量。

第三个理由是北京。

北京导演多,投资人多,演员多,剧组多,但在北京拍外景特别难,特别是道路交通,别说协调戒严拍戏不可能,就是从驻地到外景地还不知道得堵多长时间。天津离北京近,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而且成本比北京低。

来天津拍戏的剧组多了,天津人看电影就多了一份乐趣。有时候坐在电影院里,看着以我生活的城市为背景的银幕,忽然会幻想出一幕场景,就像米亚·法罗在《开罗紫玫瑰》里那样,演员从银幕上走下来,我们这些看戏的人走进去。角色变幻之后,我们进入了我们的城市,开始了我们的生活。


发表于2014-02-12

还是最近的这个《毒战》《全面目击》最能体现是天津  而且都有孙红雷 哇哈哈

发表于2014-02-12

这就是城市的味道,历史的价值。

发表于2014-02-12
在天津取景的电影简直是太多了


发表于2014-02-12

最著名的就是金粉世家里外院的主楼,不过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些电影是天津拍的

发表于2014-03-16

历史

发表于2014-03-20

赞一个~

发表于2014-04-02

天津的历史文化浓重啊,又是大都市,离北京又近,天时地利人和啊

发表于2014-04-06

怎么也算是一线城市呢

发表于2014-04-09

说明天津好呗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