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不对称的语言之美——趣谈三字词

发表于2014-01-27

中国人历来讲究平衡对称之美,如艺术体操、武术杂技表演中



的平衡木、空中走钢丝等,给人以莫大的艺术美之享受。然而



在语言艺术中也有例外,有时不平衡不对称也是一种美。如断



臂维纳斯的残缺之美。至于文学语言中的不对称之美更是令人



拍案稀奇,三字词便是其中之典型,笔者试选几例加以说明。

发表于2014-01-27

二,“座右铭”的功用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地激励、鞭策自己。

 







 “座右铭”一词始于东汉崔瑗。崔瑗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据《文选崔瑗〈座右



铭〉》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



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当然“座右铭”并非一定要置之座右。

 



后来就有不少人仿效着写“座右铭”。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为了督促自己改正



嗜酒的毛病,他写了这样的诗句:“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座右铭”有时也可以用来警戒他人。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他见到寺里的和



尚偷懒怕苦,就写了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勤之勤之,至道非弥。”意思是说要勤奋



些、再勤奋些,领悟真理的时间就不会远了。

 





清道光元年,东阳令陈海楼曾在北京得到岳飞的一方端砚,砚呈紫色,体方而长,背



镌“坚贞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为行书。此砚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铭



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铁坚,守之勿失道自全。”岳飞和文天祥就是以



这一铭文作为自己的立身处世的准则。

 、



 座右铭也常被写成条幅挂在书房和自己经常休息的地方,如林则徐手书“制怒”



二字就是。

发表于2014-01-27

三、好玩的“打油诗”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一时兴起,就吟起诗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吟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做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宵,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面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谙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失魂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

 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之为“打油诗”。

发表于2014-01-27

四、可笑的“老好人”

 “老好人”是指那些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人。关于它的来源,传说来自于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襄阳名士司马徽(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他都回答“好”。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好好先生”。

 这天,“好好先生”正在家习字作画,农奴来报:“刘员外来见!”司马徽一听,高兴地说了句:“好!”刘员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司马徽问:“刘员外,今天可好呀?”

 刘员外的儿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了人,被官府抓住,押进死牢,就行秋后问斩了。他听说司马徽为人不错,朋友也多,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对司马徽说:“我儿不孝,犯了王法。”司马徽没听完就接口说:“好。”

 刘员外一听,强压怒火继续说:“现在被押在死牢,秋后问斩。”

 司马徽说:“大好。”刘员外气得转身就走。

 这时,司马夫人上前劝道:“别的事说好无妨,人家儿子要死了,怎可说好?”

 司马徽一拍大腿:“夫人,你这话说得更好不过了。”

发表于2014-01-27

五、令人头疼的“马大哈”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20世纪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然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这段相声使“马大哈”一词由此诞生,迅速传遍全国。


发表于2014-01-27

七、无可奈何的“磨洋工”

  



 人们习惯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



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



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戒烦戒躁,颇耗时



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由于这项



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



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



序称为“磨洋工”,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不满。流传至今,



“磨洋工”一词就成了干活不积极的意思了。

发表于2014-01-27

八、令人尴尬的“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是拒客的意思。但羹本是煮成浓液状汤、粥之类食物的泛
称,如鸡羹、莲子羹等,“闭门”是关起门来拒绝客人进入,二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呢?这里有一段趣闻。
据唐代冯货《云仙杂记》记载,相传在唐代,宣城(在今安徽境内)秦楼楚馆
意兴隆,出了一位轰动一时、令人倾倒的名妓,名叫史凤,有闭月羞花之貌,并且琴
棋书画无所不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她那迷人的歌喉、动人的舞姿,更使一些纨绔
子弟、风流才子神魂颠倒。许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而来,不惜花重金,以求见佳人一
面。
但这史凤虽身陷青楼,却不乱来。她有个倔犟脾气,不是任何人才能求见的。
如对寻花问柳的嫖客,或因名誉地位,或因人品相貌,或因才学文采,分成三六九
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就是说,她不中意的人来了,就闭门不
见。为了顾全面子,使嫖客不失体面,她会客气地款待一碗菜羹之类的粥喝。这样,
时间长了,一些嫖客见菜羹摆上,就意识到史凤不愿接待,也就知趣地走开了。
由此可见,“闭门羹”隐指主人不愿意接待时所采用一种婉转客气的拒绝方式。
流传至今,“闭门羹”就成了拒客人于门外,不与相见的口头语。当然,现在拒绝来
客,只有闭门而没有吃羹的待遇了。

发表于2014-01-27

九、可怕的“鬼门关”
  鬼门关”意指凶险的地方,如某人得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医治好了,就会感
叹地说:“唉,真是上鬼门关闯了一回啊!”
 此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地方,另一个是实际存在的地方。《西
游记》第十一回写唐太宗游“地府”时,“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
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他就从这“鬼门关”进入了“森罗殿”,会见
了阴间诸王,并到“一十八层地狱”等处,后来又还魂回到世间。另外,在古代的地
理著作《山海经》里所保留的神话传说中也有“鬼门”:“沧海之中,有度朔(地
名)之山,山有大桃木(树),其屈蟠(枝杈盘曲)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
门’,万鬼所出入也。”在这些传说中的“鬼门关”或“鬼门”,是指通往阴间的
门。
 而实际存在的“鬼门关”据《旧唐书 地理志四》记载,是一个古关的名称,在
今广西玉林北流县西交界的山口上。这里两边山峰对峙,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关隘,
地势甚是险恶,是古代通往广西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越南的通道,气候温
热,在茂密的山林中常有毒害人的瘴气。古代文人官僚获罪迁谪蛮荒,多经由此地,
而死者甚多,罕有生还,所以有“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的谚语。后来经过历代
的开发,从明朝就已改名为“天门关”。

发表于2014-01-27

十一、冰冷绝情的“风凉话”

  



 “风凉话”,照今天的词典解释是“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据考证,这个词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据《旧唐书》记载,唐文宗开成三年夏,有一天,骄阳如火,文宗和他的六位



词臣聚集在未央宫里吟诗消夏。文宗说:“我们就以'盛夏’为题旨来作诗吧!”说



完,文宗首先朗吟道:“人皆苦炎势,我爱夏日长。”他一吟出这两句,六位词臣都



沉默了,各做若有所思状。

 



 突然,柳公权站起来打破这一沉寂,接着文宗的上两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



微凉。”其他词臣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续诗。而文宗唯独激赏柳公权的这两句,说它



“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这首诗传到后世,后人多有评骘。北宋苏轼就认为柳公权这两句诗“美而无箴



(讽谏)”,于是他续上四句:“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



方。”

 



  的确,苏东坡的“清阴分四方”一句道破了诗中隐藏的东西。是啊,百姓酷热



我说风凉。唐文宗在享受熏风生微凉时,哪能想到征夫耕叟正苦于夏日之酷热呢!哪



里有一丝半毫的同情心?

 



  今天所说的“风凉话”,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它的含义是:人家处于苦热



中,你却偏说好享福。

发表于2014-01-27

十四、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人们常用“眼中钉”一词,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关于这个词的来历,有一段很



有趣的历史故事。

 

  后唐明宗时期,宋州节度使叫赵在礼,他是皇亲国戚,又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



权,便无法无天,到处搜刮民财,欺压百姓。宋州的人民吃尽了苦头,对他恨之入



骨。

 



 赵在礼在宋州做了几年官之后,觉得宋州太穷了,捞不了多少油水,就通过贿赂



上司的办法要求调到富裕的永兴做官。宋州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奔走相告,高兴的



庆贺到:“赵在礼走了,这真是咱老百姓的福气,好像拔掉了眼中的一根钉子!”

 





 不料,这话传到赵在礼的耳朵里,气得他暴跳如雷,立即修书一封上奏皇帝,请



求继续留在宋州。皇帝还以为他深得民心,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奏。赵在礼一回来,



宋州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赵在礼下令,让宋州的老百姓每人交一千大钱做为“拔钉



钱”,不然就押到官府去坐大牢。宋州的百姓只好在心里憎恨这个“眼中钉”,但钱



还是得交。

  



 另有一说:相传,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谓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



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



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



城。

 



  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歌中唱道: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



丁谓。于是,“眼中丁”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