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五城联动”第三站:市井文化古韵传承是成都

发表于2011-09-30
离开了深圳蛇口,我们来到了这次自由行的最后一站——成都。从双流机场前往下榻酒店的路上,小编们便嗅到了一股浓郁的古香韵味,这与前两站现代化大都市的感觉完全不同。成都的天气没有放晴,在深沉的氛围下,我们开始走进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发表于2011-09-30
Place:招商•雍华府  Key Word:古城熏陶出的居住文化
从成都的机场到的酒店不足半个小时,这是多天来小编经历最快的一次机场与的转换。我们下榻的酒店在城南,而雍华府在城北,怕我们初到成都路途不熟雍华府的司机师傅前来接我们。在和司机师傅聊天中,听到了一个很的词——2.5环。北京有2环、3环、4环、5环,天津有中环和外环,从来没听说过2.5环。在我们的好奇下司机师傅也忍不住笑谈,2.5环介于成都2环和3环之间,本来只是坊间的称呼,后来由于其越来越突出的地理位置,未来3号线、7号线也将在此设有站点,2.5环便逐渐成为了官方的说法。而我们前去的雍华府项目便在这2.5环上。
本以为城南到城北两个方向的掉头会耗费很长时间在路途上,但是没想到20余分钟的行程便到了。司机师傅还很骄傲的跟我们说,成都雍华府的销售是建设的好的,在城市的雍华府项目中都是很出色的,这真是吊足了我们的胃口。然而,当我们走进销售的那一刻,我们只想感慨,确实名不虚传。小编自诩见过了不少楼盘的销售,不管是别墅还是时尚国际化的大盘,但还从来没见过这样一个销售。走进来,便袭来一阵强烈的文化和历史气息,你能看到朵朵天堂鸟、木椅、茶桌以及摊在各处的书籍,小编以为是项目的介绍宣传册,走进一看《劝导》、《爱玛》、《苦竹杂记》、《雨天的书》……原来果真是小编想狭隘了,配以舒缓的音乐,你会误以为自己置身茶楼之中。小编向工作人员询问,是不是成都的售楼比较盛行这种东方气质的风格,工作人员介绍说并非如此,大多也是以奢华感和现代感为主。而在问到为什么销售要放置这么多与项目无关的书籍时,工作人员回答说,是为了让来访的客人可以坐下来,真正的感受到我们项目的真诚、底蕴、文化以及品质。小编看过了招商地产在这么多城市的这么多项目,对招商文化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感触,然而,当听到这样的回答时,不禁再一次被其用心用情所触动,被眼前古韵芬芳的销售所迷恋。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成都雍华府建筑风格是新亚洲主义,在英式、法式、西班牙式等欧洲风格盛行下,新亚洲主义像一缕清风扑面而来,其实这个回答并不算意外,从销售的风格变可以看到其东方气质的渗透,而这新亚洲主义风格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中,显得那么相得益彰。
雍华府的楼座均为18层到顶,绿化率达到了80%,低密度高舒适度的社区,这绝对是招商项目的风格。而未来3号线的动物园站和7号线的驷马桥站,这也不足为奇,这么多个雍华府项目,没有一个是交通不便的。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楼座已经建设至地上8、9层得样子,而1、2层可以看出是商铺的样子,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所站的位置即销售和施工现场中间段,以后将开通为一条通行大道,而成都的楼座,在临街一侧的1、2层,基本全部为商铺,所以雍华府也势必遵循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城市惯例。
成都雍华府项目的楼座和天津雍华府项目一样,都还在建设之中,虽然看不到楼座的全貌,但足以感受其身上所散发出浓浓的成都味道。



















发表于2011-09-30
Place:锦里  Key Word:有民俗有小吃有礼物
锦里,人称“西蜀第一街”。兴于秦汉是西蜀历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两汉三国时期,蜀锦的生产作坊主要集中在成都锦江南岸,与武侯祠,叫“锦官”又叫“锦里”。唐宋时,“锦里”一度成为成都的代称。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锦里古街”,只是修旧如旧的商业街罢了。
这里很草根,整条街充满了浓浓的川蜀气息。表演川剧变脸的小场子,闲时开窗敞帘,演出时则紧闭门户,只有热闹的锣鼓点儿吸引着过往路人。再往里走,星巴克和一家家小酒吧,入乡随俗地装修成古香古色的样子,和隔上三步五步便出现的露天茶肆共同成为游人歇脚的地方。一个黑脸大汉突然出现在一户商家门口,别害怕,那是“张飞牛肉”的活招牌,入店消费便可以和这位模特大哥合影留念。以熊猫为主题的熊猫屋,摆满了各种熊猫造型的玩具、服饰、文具等等,让许多年轻朋友不忍释手……
还有许多小摊子,也展现着地道的民俗文化。画糖人的爷爷、捏面人的阿姨,都被大人小孩儿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剪纸、烙画的艺人,也是边营业边现场制作;川剧脸谱、皮影、孔明扇、工艺筷子等等小玩意儿都是游客最爱带走的纪念品。
除了看的、玩的,锦里古街还有许多特色小吃不得不试。小编们的馋虫被香辣的气味所诱惑,三大炮、肥肠粉、凉糕、担担面……碗碗吃到肚皮滚圆。
对了,小编们可没有忘记始终如一支持我们的网友哟,在锦里古街,小编们为网友带回了一份小礼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呢?Place:锦里  Key Word:有民俗有小吃有礼物
锦里,人称“西蜀第一街”。兴于秦汉是西蜀历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两汉三国时期,蜀锦的生产作坊主要集中在成都锦江南岸,与武侯祠,叫“锦官”又叫“锦里”。唐宋时,“锦里”一度成为成都的代称。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锦里古街”,只是修旧如旧的商业街罢了。
这里很草根,整条街充满了浓浓的川蜀气息。表演川剧变脸的小场子,闲时开窗敞帘,演出时则紧闭门户,只有热闹的锣鼓点儿吸引着过往路人。再往里走,星巴克和一家家小酒吧,入乡随俗地装修成古香古色的样子,和隔上三步五步便出现的露天茶肆共同成为游人歇脚的地方。一个黑脸大汉突然出现在一户商家门口,别害怕,那是“张飞牛肉”的活招牌,入店消费便可以和这位模特大哥合影留念。以熊猫为主题的熊猫屋,摆满了各种熊猫造型的玩具、服饰、文具等等,让许多年轻朋友不忍释手……
还有许多小摊子,也展现着地道的民俗文化。画糖人的爷爷、捏面人的阿姨,都被大人小孩儿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剪纸、烙画的艺人,也是边营业边现场制作;川剧脸谱、皮影、孔明扇、工艺筷子等等小玩意儿都是游客最爱带走的纪念品。
除了看的、玩的,锦里古街还有许多特色小吃不得不试。小编们的馋虫被香辣的气味所诱惑,三大炮、肥肠粉、凉糕、担担面……碗碗吃到肚皮滚圆。
对了,小编们可没有忘记始终如一支持我们的网友哟,在锦里古街,小编们为网友带回了一份小礼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发表于2011-09-30
Place:武侯祠  Key Word:义薄云天 智勇双全
武侯祠,在中国历占了个独一份——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武侯祠始建于唐代之前,本是诸葛亮的专祠,是时与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代重建时,被合并修成了武侯祠君臣合庙。
初进大门,就见到了传说中的“三绝石碑”:《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其文、书、刻均有名家完成——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是难得的文化遗迹。若不亲临其境,很难理解历史遗迹带给人的沉重感染力。随着参观的深入,小编们不仅仅回顾里三国时期的历史,更被刘关张义薄云天的情谊、诸葛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智勇双全所震撼打动。
武侯祠除了游客多外,香火也很旺,袅袅香烟在这方“三国圣地”诉说着后人对历史的敬畏。





































发表于2011-09-30
Place:宽窄巷  Key Word:香茶美巷掏耳匠
茶和烹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四川。而成都市新津县是最早开始茶叶贸易的地方。甚至最早描述喝茶的诗歌也是在成都发现的。如此说来,到了成都,不品一杯香茗,实在是说不过去。
小编们体验成都茶文化的地方,是宽窄巷。顾名思义,宽窄巷由一条宽巷和一条窄巷并肩组成。两条巷子星罗密布全是个性十足的茶馆,盖碗茶盖不住的茶香,飘满巷子。
有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茶亦如此。成都茶文化在小编理解,不仅仅在品茗之香,更是一份惬意、悠然——四川人叫“巴适”。在风景如画的宽窄巷,拣一处竹椅坐了,一杯香茶在侧,且喝且不急着喝,远远望着隔街店铺橱窗里的蜀绣艺术品,享受一下午清闲的时光。
还不过瘾,又尝试了四川特有的“掏耳朵”。可不是平日里我们简单的用棉签擦擦外耳道那么简单,掏耳匠有一套专业而复杂的工具,灵巧的手法,让被洗耳之人紧张、舒爽。“都说四川人聪明,都是常掏耳朵,耳聪目明就聪明咯嘛!”掏耳朵的师傅操着一口川味十足的、不能称之为普通话的普通话,也许因为刚刚洗净耳朵,竟是一下子便听明白了——小编们也许真的被“耳聪目明”了吧!
借一个已经定局成都的老乡的话:成都,是一个让人来咯就不想走的城市!巴适!





















发表于2011-09-30
蓝火星,您好!你所发的帖子““五城联动”第三站:市井文化古韵传承是成都”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雍华府业主论坛精华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天津业主论坛固顶帖和精华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