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舌尖上的年味——那些“小年”里的吃食

发表于2013-02-04

2月1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一家老字号食品店的工作人员在展示刚出锅的油炸馓子。 2月3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郯城县有“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的传统习俗。当地老字号食品店的传统食品油炸馓子很受欢迎,人们纷纷选购以备“小年”这天款待客人、馈赠亲朋。




发表于2013-02-04

2月1日,人们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城选购糖瓜。 2月3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当地民间有“二十三,糖瓜粘”的民谣。节日,糖瓜开始热销。糖瓜是用麦芽糖、淀粉、糯米、芝麻等原料制作成瓜的形状,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有“圆满、平安”的寓意~~




发表于2013-02-04

湖北省宣恩县上湖塘村村民在烙“豆皮”(1月26日摄)。 2月3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节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地群众按照传统习俗备年货,糍粑、豆皮、包谷糖等带着浓浓土家“年味”的特色食品,是当地群众的必备年货。



发表于2013-02-04

2月1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贾村一家作坊的制糖工人在展示经过5个小时熬制后的芝麻糖糖浆。 2月3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节日,贾村的制糖作坊分外忙碌。据了解,该村有悠久的制糖历史,村民以玉米糖稀和芝麻为主要原料做成香脆可口的芝麻糖,畅销市场。每到农历正月廿四,贾村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糖会,展示各色糖品。






发表于2013-02-04

1月30日,湖北省宣恩县黄坪村农民在蒸“包谷粑”。 2月3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节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地群众按照传统习俗备年货,糍粑、豆皮、包谷糖等带着浓浓土家“年味”的特色食品,是当地群众的必备年货。




发表于2013-02-04

2月3日,广西武宣县三里镇东岭村村民在蒸米饼。当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发表于2013-02-04

2月3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黛溪街道成五村农民在整理做好的年糕。当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邹平县当地农民用黍米面或大米面、红枣等为原料蒸出的年糕,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吃年糕也寓意“年年高”。




发表于2013-02-04

当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发表于2013-02-04

2月3日,江西省靖安县双溪镇居民舒平在制作爆米花糖。当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发表于2013-02-20

不爱吃甜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