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020年天津经济总量或超北京

发表于2014-09-01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主任,杨开忠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做过很多深入思考,他认为这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从区域发展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从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而下一步,他预测到2020年,京津将会被确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金融。

  天津有望成为北方最大经济

  新京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哪些区域更具发展?

  杨开忠:沿海地区。天津在2020年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同时,河北沧州将会成为新的重要的区域重要城市。这些城市有几个重要因素,第一,沿海的地理位置重要,决定了其能够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第二,港口和交通条件,比如说,航天飞行器和大型的航天器如果需要发展,天津比北京更有,组装试验完成之后可以利用港口运到发射地区;第三,港口腹地比较大,沧州相对于唐山更为辽阔,以及向周边省市延伸更加便利;第四,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价格;第五,资源的开发,在京津冀区域发展最稀缺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水,而这些沿海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利用海水,来发展经济,支撑多方面的发展。

  实际上,沿海地区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近十年来,京津冀沿海地区普遍高于京津冀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具有好的持续性。比如说去年,天津的GDP的增长率是12.5%,北京只有7.7%,这种天津增长高,北京增长低的态势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实在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北京,依照这种格局发展下去,我的估计到2020年左右,天津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北京,成为北方最大的经济。

  准确定位是协同发展前提

  问: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三地将各自扮演何种角色?

  答:习主席在讲话中对北京的定位是四个,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这应该是对北京最基本的定位;我认为,天津的定位是朝着经济、航运,甚至是贸易,因为虽然天津现在的贸易规模小于北京,但是随着它的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影响力不断加强,贸易也将会超过北京;而河北在这个过程中,则应该定位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而在这里面,还需要平衡中国南北方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从生产贸易大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我相信最终京津会被确认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金融。

  问:根据不同的区域功能,对京津冀而言,产业结构重点需要调什么?

  答:第一,从一二三四产业来看,首先要适应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加大服务业发展的移动,未来7-10年,我国将要跨越中等收入线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以,人们对于文化和服务的需求,包括制造业对服务的需求都会增加。第二,整个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河北省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制造基地,当然产业升级还有多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现代农业的升级发展,但从宏观上来讲,最主要的是这两个方面。

  语录

  “为了适应我国从生产贸易大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我相信最终京津会被确认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金融。”——杨开忠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