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邻里关系重新被关注

发表于2010-02-02

天津康居品质满意度调查系列报道之三:


邻里关系重新被关注


本周一,中国社会经济调查所发布了“天津康居品质满意度调查”第四周的统计结果。随着“天津康居品质满意度调查”的深入,各媒体对此的报道不断增加,受访者对此次调查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自身康居品质的思索也越来越深入,这一点在受访者参与问卷时所反馈的信息上得以明显的体现。

新浪乐居论坛! ]1 y$ r$ s8 x

从本周的调查成果阶段性发布所显示的数据来看,除物业、安防等康居品质热点问题之外,一些关系到康居品质的人文因素也越来越多的被受访者提及。


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地产市场的逐步发展,原有的一些由多年的甚至几代人的街坊式的邻里关系被打破,一些由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质分房所形成的较为密切的社区联系也逐步产生变化。一段时间内,居住者对于这种“关门闭户”,“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也并未发现不适。随着社会生活变迁,人们康居观念的改变,对于现有的社区内邻里关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tj.bbs.house.sina.com.cn;K1 Y* m

受访者关先生如是说“以前住老居民区,环境是差了点,但是街坊四邻的都有走动,有点什么事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周围住的人都是熟人,心里边踏实。现在不一样了,这小区里边,环境比老居民区好的多,但是住着谁也不认识,不知道大家都是干什么的,有点什么事就得找亲戚朋友帮忙,邻居之间缺了以前的那种很融洽的关系,彼此不熟识,你也不敢贸然去打扰人家。”


对于邻里问题,方先生则有更深的感触“我们这小区,居住人员有点杂,干什么的都有,有时候一些人的生活习惯还真是让别人无法接受。我们楼上小两口可能是电影发烧友,到了周末整晚的看大片,家庭音响不错,但是可苦了我们这种习惯早睡的了。说起来不是大事,你也干涉不了人家在家里干什么。”


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与邻里沟通,但是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障碍。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关注社区内的居住人员的普遍素质,希望周围邻里和自己是一类人。

新浪乐居论坛7 ?+ w1 z4 \

就此,中国社会经济调查所的专家表示,未来解决一些小区在规划设计中的属性,比如可以通过规划面积趋同的产品,可以使得社区的居住人员组成纯化、素质趋同,进而使得邻里间更容易沟通。同时住宅的公共空间设计,也能影响到居住者之间的交流。从而最终能够促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发表于2010-02-02

这才对

发表于2010-04-14
关注一下
发表于2010-04-14
发表于2010-04-15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