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天津仅剩一个蓟县 宁河、静海撤县设区获批

发表于2015-08-21

从天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获悉,国务院已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静海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静海区,相关的区域界线、政府驻地均未做调整。

此番调整后,天津市的区划将由13区、3县的格局,变为15区、1县的格局,仅剩蓟县尚未划区。

天津市此次进行区划调整或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势而为。

据宁和县政府网站7月10日消息,目前,一批京津冀合作项目纷至沓来,宁河县正重点抓好千亿元、112个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该县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的“洼地”和发展的“热土”。

宁河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有着良好的区位,与滨海新区核心区、空港、海港和唐山市构成“半小时经济圈”,1小时内能够直达北京市区。是占地66.5平方公里、计划2400亿元的未来智慧城项目,是天津市与北京市的十大战略合作产业项目之一,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服务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地处天津西南部的静海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之一,同样在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静海县县长蔺雪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要求静海县要建设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中的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和健康产业园已列入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载体。

事实上,静海、宁河两县目前的发展规划源自2006年提出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将天津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生态城市”,并提出“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两带”便涉及静海、宁河:东部滨海发展带沿渤海湾西岸展开的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构成以国际化港口、商贸、旅游、石油化工等为主的海洋经济发展带,辐射整个环渤海湾地区;而西部城镇发展带则沿蓟县新城—宝坻新城—城区—静海新城方向的西部城镇发展带,以津蓟、津沪等高速公路为轴,串联天津西部新城和镇,成为区县经济腾飞的发动机,支撑起城镇经济发展的空间构架。

公开资料显示,宁河县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区域面积1296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常住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

距天津市区40公里的静海县现共有18个乡镇,2014年全县人口共计58.92万,其中农业人口46.23万。

另外,宁河、静海两地去年经济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报道显示,2014年,宁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同比增长22.6%。静海县2014年全年实现在地生产总值583亿元,增长15%。

澎湃新闻注意到,巧合,现任宁河县委书记李树起、静海县委书记冀国强今年7月双双被授予全国县委书记称号,二人在县委书记岗位上所取得的成绩获中组部认可。

目前,在中国4个直辖市中,除天津外,北京辖14区2县,上海辖16区1县,重庆辖23区11县4自治县。

其中近一次直辖市的撤县设区发生在今年6月:18日,重庆市荣昌区正式挂牌运行;27日,重庆市潼南区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国务院2015年4月28日批复同意的荣昌、潼南已正式完成撤县设区。


发表于2015-10-17

蓟县这倒霉孩子是后妈养的呢,哎,好处总是没份儿,着政府真NM。。。

发表于2016-01-07

好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