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海河给塘沽带来了美丽也带

发表于2014-05-24
  • 回复

[新闻]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海河给塘沽带来了美丽也带来了阻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听风


塘沽论坛综合讯 位于核心位置的中心商务区如何定位?如何才能发展成为新区现代服务业的承载地?如何建设成为国际国内一流的金融商务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心商务区又担当着怎样的重任?新报记者专访了滨海新区区委常委、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

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年内竣工海河隧道,打造24小时的跨河通道,规划建设11条跨河通道,为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年,中心商务区将积极进行教育、医疗、文体设施的建设,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新报:正如您所说,交通对于区域发展十分重要。但时至今日,连接商务区两岸的海河开启桥、海门大桥每天都需要提桥,一些企业不愿意到响螺湾去办公,这样的问题何时才能解决?
郑伟铭:海河贯穿整个中心商务区,给塘沽中心商务区带来了美丽也带来了阻碍。目前,中心商务区内主要的过河通道有3条,分别是海门大桥、海河开启桥和海河大桥。这三座桥中,海河大桥是不需要提桥的,但其位置并不十分方便。海门大桥和海河开启桥是许多人目前过河的主要选择,但受海河通航的影响,这两座桥现在每天都需要提桥一次。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调海河通航问题,弱化河道航运功能,调整通航标准,以避免提桥。根据规划,中心商务区将在辖区内建设11处跨河通道,包括已经建成的海河开启桥、海河大桥、海门大桥,在建的安阳桥、海河隧道,以及待开工建设的于新桥、滨河南路桥等过河通道。
在现有条件下,中央大道海河隧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条隧道不受通航条件限制,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投用,成为一条24小时畅通无阻的过河通道。 新报:对于未来可能爆发式增长的辖区居民,中心商务区做了何种准备?
郑伟铭:“民以食为天”,餐饮和购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年内将投入使用的海昌商业街和宝龙商业中心目前签约商户已达90%,近9万平方米的于家堡商业街一期意向商户已达233家。响螺湾将打造“10分钟步行生活圈”,于家堡将形成立体式的商业结构。 教育和医疗项目也在同步推进,目前在商务区内,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耀华中学滨海学校、天津师大附属中学、于家堡国际学校、国际妇儿医院等将陆续开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和大沽体育公园建设也将加快推进,相信这些配套设施的建成会给辖区百姓带来方便、快捷、独特的生活方式。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