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百年民园华丽转身!变体育休闲公园全天开放喽!

发表于2012-07-23


改造中的民园体育场

    民园体育场内,挖掘机的“手臂”不时伸出,南北两侧的看台正被一点点拆除,近日,该体育场将拆除完毕。“民园为什么要拆?拆了以后怎么办?”这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体育场的命运为很多市民所关注。记者获悉,民园体育场改造方案日前已经公示出炉,改造后的“新民园”将从专业的竞技体育场,变身为集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市民体育休闲公园。

    四周围挡环绕

    民园近期拆除完毕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和平区重庆道与河北路交口附近,民园体育场四周被蓝色挡板围了个严严实实,外面写着“施工重地”几个大字。体育场内,大部分看台已经拆除完毕,尚未拆除的仅有一侧粉黄两色看台,旁边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将地上被拆下来的瓦砾运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拆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将于近日拆除完毕。 

    站在民园体育场对面的马路上,远远望着看台一点点被拆除,市民李先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多有历史的建筑啊,近百年了,我还记得我人生第一次演唱会就是在这里听的,是周华健的。”历史悠久的民园体育场留下过很多市民的美好记忆,一位市民表示,民园体育场是五大道的标志性建筑,连外地人都知道,他对体育场的拆除有些费解。“为什么要拆啊?拆了以后怎么办?”甚至有市民怀疑,拆除民园体育场是为了商业开发。

    变身体育休闲公园

    全天对市民开放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将改变原先单一的专业竞技体育场功能,变成休闲健身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市民体育休闲公园,早上6时到晚上12时都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民园体育场总建筑面积61440平方米,场地面积14500平方米,改造后的“新民园”包括以下全新的功能板块:市民健身板块21000平方米(室内6500平方米、室外14500平方米),占27.7%;文化演艺创意办公5640平方米,占7.4%;旅游服务6735平方米,占8.9%;商业配套21125平方米,占27.8%;地下停车库等21440平方米,占28.2%。

    根据公示的改造方案,改造的总体思路是保留现有的建筑形式和风貌,拆除民园体育场河北路段部分设施,形成开放的体育公园。此次改造将拆除南北看台,新建三层多功能建筑,同时将新建地下二层空间,布置合理的出入口,变电设施将在地下解决。此外,体育场北门也就是现在的足球纪念碑一带将变身欧式风格广场,建成民园地区的标志区和人流集散中心。

    市中心的田园

    足够让我们遐想

    改造方案指出,此次改造的原因是民园体育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商业和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压力大缺少停车设施,周边环境和建筑杂乱老化。

    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金彭育表示,民园体育场如果能还原成上世纪20年代的旧貌,与周围的老洋楼相呼应,“市中心的田园,足够让我们遐想。”

    金彭育介绍,1926年,民园体育场由苏格兰人埃里克·利迪尔设计建造。利迪尔早年曾在英国的斯坦福桥体育场进行短跑训练,接到设计民园体育场的任务后,他从英国带了设计图纸作为参考材料,这份图纸就是英超俱乐部切尔西的主场斯坦福桥体育场建造时的设计图纸,因此当时民园体育场被称为“中国斯坦福桥”。至于“民园”二字的由来,金彭育表示已不可考,有种说法是英国工部局为英国侨民开辟的体育园地,所以叫“民园”。

 

发表于2012-07-23

真好~~~期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