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高考首日多地考生冒雨应试 作文题再成热议焦点当代孩子不易

发表于2013-06-08

高考首日多地考生冒雨应试 作文题再成热议焦点当代孩子不易


全国高考首日,多地被降雨搅乱了考试节奏,但考生依旧淡然应试,家长依旧焦急期冀,网友依旧对高考作文题目充满好奇。考场上发生的些许窘态糗事,也变成了“高考季”的一抹点缀。今日,高考行进入第二天,考生也即将展开他们的第三场“战斗”。


网友热议作文题 感慨当代孩子不易

7日上午,首门语文科目考试一结束,网络、微博就已有关于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关信息流出,引起网友的广泛议论。

北京以“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对话”为材料,要求考生议论“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福建卷要求考生以顾城的现代长诗为切入点,写作超过800字的文章;山东卷让考生根据“莫言被挑错别字虚心接受”材料自选角度撰文;天津卷则让考生以“___而知之”填字作文……

材料作文再度成为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主流,但这些“不限题目、不限体裁”的开放性题目却遭到了部分考生和网友的吐糟。“材料晦涩,不知所云”,“题目开放,发挥空间大”,“题目开放,难度更大”……对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评价不一而足。

有微博网友看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后直呼“好难”,认为“现在的孩子果然厉害多了,我看到这些题目都晕了,比申论难多了。”还有网友表示,看完2013高考作文题目,最庆幸今天考试的不是自己。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长期以来中国学生都是以应试的思路对待高考作文,不习惯于不设框架、不设主题的考察方式,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在日常的作文写作中也习惯了主题先行的模式,不适应就一件事情给出自己的观点,保持独立的思考。

相比于过去命题作文的单一主题和条条框框的写作要求,如今的材料作文无疑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也给了考生提供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发挥空间。但是,在一些专家看来,如今各地颇具新意的作文命题方式依旧还有“新瓶装旧酒”的痕迹。

发表于2013-06-08

作文题目  越来遇难了

发表于2013-06-08

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发表于2013-06-08

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发表于2013-06-08

现在的升学压力不是小很多了吗

发表于2013-06-13

现在在焦急的等分数啊

发表于2013-06-13

现在上大学事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上一页|1|
/1页